暑假已经到来,各地气温上升,天气越来越炎热。
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儿童溺水事故高发期,暑假才刚刚开始就已经发生了多起学生溺水事故。
7月3日下午,在江西赣州同威水上乐园,一名小孩在园区玩耍时不幸溺水身亡。
7月3日,河南南阳市镇平县,下午15:53,两少年游泳溺水。据悉,两个孩子一人被水流冲到中间,另一孩子试图救援,均消失于水中。
7月3日,三门峡渑池县一处水库边,几个孩子在玩耍时,其中两名少年,不慎滑入水中溺亡。
7月4日,三名学生在福建福州市泰禾红树林小区前的乌龙江畔戏水时,其中一名15岁男生失踪。
7月7日,山西永济6名放假在家学生(年龄在15至16岁之间)在城西舜帝坝黄河边玩耍溺水失联,截止7月9日16时30分,共搜寻出5名失联学生,均无生命体征。
据统计,我国每年约有5.7万人死于溺水,少年儿童溺水死亡人数占总溺水死亡人数的56.04%,这不是一组冰冷的数据,而是一个个真实的案例累积出来的悲惨实事。
类似的悲剧屡屡发生,再次提醒,暑假期间,家长们千万要看管好孩子,防溺水教育刻不容缓!
以下是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做好中小学生溺水事故工作的通知:
预防——防溺水要未雨绸缪
很多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心存侥幸,悲剧不到发生的那一刻,永远不会意识到自己会成为那个不幸者。
暑假期间,家长千万别心存侥幸,一定要重视防溺水安全,一定要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。
宁可事先预防一百遍,也别去赌孩子只有一次的生命!
1.加强对溺水的了解
溺水多发时间
放学后
周末
节假日
尤其是暑假期间,天气炎热,孩子又有许多自由时间,很多孩子会下水消暑,从而造成安全隐患。
溺水多发地点
室外——
野外水域:池塘、水库、河道、积水坑、深水潭、湖泊、江河、海边等。
室内——
游泳馆、水上公园、婴儿游泳池、浴缸、水缸、水桶等。
溺水多发原因
水边玩耍,不慎落水导致溺水;
对自己的水性和体力缺乏正确认知,导致溺水;
安全意识淡薄,在非开放水域游泳,遇到水草、泥沙、暗洞、漩涡等复杂情况导致溺水;
在水中手或脚抽筋,导致失去自主能力而溺水。
2.防溺水具体措施
防溺水“六不准”原则
训练游泳技巧
游泳不仅是一项体育技能,更是一项生命教育。
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,让5岁以上的儿童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学习游泳,这是预防溺水需要具备的重要技能之一。
下水前要注意
下水前先活动身体,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;
游泳技巧不纯熟,一定要佩戴游泳圈;
告诫孩子不准私自去深水区游泳;
告诫孩子不准在水中嬉戏打闹;
身体有任何不适不要逞强,一定要马上上岸或者求助。
时刻牢记这四点
看护——看护孩子要时刻警惕
有数据统计称,未成年人发生溺水事故时,99%的家长都不在身边。
这说明,家长监护越到位,孩子的安全才能越得到保障。
暑假期间,家长一定要承担起教育和监管孩子的责任,严防溺水事故的发生。
1.加强对孩子的监护
家长要做到“四知道”
知道去向,孩子去哪要问清
知道同伴,孩子和谁要了解
知道活动,危险活动要阻止
知道归期,保持联系要密切
注意,工作比较忙的父母,也要委托其他人看顾孩子,避免出现暑假里的“监管真空”。
2.时刻关注孩子的安全
水边防溺水
带孩子去海边游玩时,家长要做到时刻有效的看护,千万别只顾着玩手机或者自己玩水;
若在水边游玩,一定要叮嘱孩子不要私自靠近水边,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行动;
若去海里游泳,一定要给孩子穿上安全、合格、合体的救生衣,并且正确穿戴,自己也要在一旁守护。
泳池防溺水
要带孩子去正规泳池游泳,让孩子的安全有一定的保障;
还不会游泳的孩子,一定要带上游泳圈,并且要有会游泳的成年人在一旁陪护;
如果孩子自己下水游泳,家长要做到时刻有效的看护,千万别分神做其他事情;
家中防溺水
1~4岁孩子在浴盆或浴缸洗澡时,一定要有家长在一旁时刻看护,避免孩子溺水;
家中的水盆、水缸用完后立即清空,避免孩子不小心栽倒溺水;
家中的马桶要盖好,家中、家周围的水缸或水井等蓄水容器要加盖;
如果房屋周围有开放式水域,应在家中安装护栏,以避免孩子自行外出。
3.这些认知误区要避开
游泳圈、充气的水上玩具可以很好地保护孩子?
——错!
充气的水上玩具不能替代救生用品;
完善的救生用品也只能起到一时的缓冲作用,关键还是成年人的监管和保护。
孩子溺水时,一定会拼命拍水或大喊,能被及时发现?
——错!
有的孩子溺水时在水里抬不起头,而且往上一伸手就会下沉,所以很多溺水都是悄无声息发生的,而且发生得非常迅速。
会游泳就不会溺水?
——错!
呛水慌乱,会影响泳姿导致孩子溺水;
手脚抽筋,孩子无法控制身体,会导致孩子溺水;
体力透支,过度疲劳等都可能导致会游泳的人溺水。
救助——溺水发生时冷静施救
有时候千防万防,还是防不住意外事故的发生,所以,溺水后的救助,就是孩子最后的救命法宝。
让孩子掌握自救和施救知识,能在意外事故发生时,让孩子侥幸逃生,所以,这些关键时刻救命的知识和技巧,一定要让孩子掌握。
1.辨别溺水现象
溺水者的营救黄金时间是事发30秒之内,所以看到孩子在水中不对劲时,就要过去捞一把孩子,如能及时发现溺水迹象,生命或可挽回。
2.溺水后如何自救
保持镇静,不要胡乱挣扎;
尽量调整姿势,把头间接性露出水面,保持呼吸;
呼吸时吸气要深,呼气要浅,有助于浮出水面。
3.他人溺水如何施救
水中施救
孩子遇到他人溺水的情况,千万不要贸然下水施救,当心救人不成反害己;
不能手拉手搭人梯施救;
及时大声呼救,叫大人来帮忙,拨打120、110;
向溺水者抛掷漂浮物,例如救生圈、木板、泡沫箱等,让溺水者可以浮出水面,等待救援;
利用竹竿和长绳营救,用竹竿的时候自己要趴下,用长绳的时候最好系在坚固的树干或者柱子上,避免被拉下水。
上岸施救
切记,不管救助结果如何,都要尽快联系急救中心或送溺水者去医院。
生命不能重来,一次疏忽可能便是一生,这个暑假,家长一定要把这些知识和注意事项牢记在心,同时向孩子传授这些预防溺水的知识,不断加强孩子安全意识,防止溺水甚至溺亡事件再次发生!